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一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爷爷和小树》教学设计五

《爷爷和小树》教学设计五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《爷爷和小树》教学设计五
第二课时
  课时要求:
    理解课文第二、三自然段;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;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;背诵课文;学会五个生字。
  教学过程:

  (一)过渡谈话
  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,知道天冷了,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,保护了小树。几年以后,小树长得怎样了?我们继续学习课文。
  (二)理解第二自然段
  1.指名读,注意全段有几句话(两句)
  2.理解第一个句子。
  ①指名读。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?(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)撑是什么意思?(教师可用动作演示)。
  ②句子中的“绿伞”指的是什么?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,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,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,即树冠。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。
  ③枝叶是“撑开”的吗?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,请联系句子想想,然后回答。
  ④指导读。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,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。
  (2)理解第二个句子。
 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,爷爷怎么样?指名读,强调不热了。
  3.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,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。
  4.指导背诵
  (三)理解第三自然段
  1.指名读
  2.理解句子
  “爷爷真好,小树真好”。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要想知道,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,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,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。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。请你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,然后说说。
  3.指导读。要把夸爷爷,夸小树的语气读出来。
  (四)读全文,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,熟读并背诵。
  1.指名读
  2.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,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:人和树有什么联系,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?
 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: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,爷爷保护了小树,小树就能茁壮成长,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,如:可以乘凉,可以美化环境,可以净化空气等等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,那多好啊!
  3.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
  ——课中休息——
  (五)继续学习五个生字的形,指导书写。
  1.出示生字“热”。
  (1)先告诉学生“热”字下边是个新偏旁,叫四点底,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记字形:重点提示右上的“丸”不要丢点。
  (2)指导写。先引导观察范字,然后看范字写两个。热要写得上大下小,上边左右部分一样高,一样长。下边的四点底,一个点向左,三个点向右,两边点大,中间的两点小,四点要写得和上边部分一样宽。
  2.出示生字“绿”。
  (1)指名说怎样记字形。重点提示右上第三笔横要写得长些,右下是
  (2)指导写。先引导观察范字,然后看范字写两个。“绿”要写得左窄右宽;左高右稍矮;左短右稍长;右边第三、七笔从横中线起笔。
  3.出示生字“真”、“冷”、“好”。
  先指名记字。提示“真”字的里边是三横,“冷”字最后一笔是点。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,各写一个生字。
  4.巩固学过的八个生字。
  (1)认读,重点读“热、绿、裳、真”四个字,说明要注意的地方。
  (2)试默八个生字词,不会的字可以看板书写,做出不会写的记号。
  (3)教师巡视检查全班试默情况,同学们练习刚才不会写的字或错字。
  (4)正式默写全课生字。
  (五)总结
  《爷爷和小树》这课书学完了,同学们学得很好,做到认真读书,一边读书,一边识字,理解词,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。理解句子,能放在课文中想意思,这样学语文才能学得又快又好,真正的读懂课文。

  四、教学提示
  1.本课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词在句子里的意思,理解句子在课文里的意思。教学时,要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,结合句子想词的意思,结合课文想句子的意思,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让学生看课本插图,把教学重点转移到看图理解词句方面去。
  2.要从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课文的实际出发,妥善安排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方法。光让学生听不行,最好把重点要讲的内容写在黑板上,让学生耳听、眼看,然后模仿练习,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听懂、学会。
  3.识字要寓于阅读之中,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步掌握音形义的过程。本课八个生字要通过试默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上的难点,让学生针对难点练字,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。

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)

 

 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yinianji_486_15558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